商洛学院中国红军长征史料馆 顾克美
“戎装征尘染血痕,远游祁连几断魂;此身剩余三寸气,横戈立马闯玉门。”1937年春,我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失败于甘肃祁连山中,老红军战士、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的王定烈当时身负重伤,陷敌囹圄,咏以此诗《血洒祁连》解愤懑。
1985年2月,当王定烈将军再回当年戈壁滩观看导弹发射时,激情四射,撰写了一首诗:“乘机去问边,黄沙接云间。昔日洒血处,今朝变新颜;茫茫骆驼刺,飞弹能谢天。长空霹雳响,引颈心里欢。”
王定烈将军还是位书法家,他在《学书偶感》中,记录了自己学习书法的阅历与经验:”先临颜柳后临王,半砚翰墨得依样。探究古人诗文律,平仄声韵细揣祥。“
王定烈,1918年生于四川省宣汉县一个贫苦家庭,15岁那年他成了一名“红小鬼”,是一位九死一生的老红军。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不得不再过一次草地。在进入草地的第3天,王定烈就患上了急性胃炎,在那缺医少药的长征路上,许多人就此长眠在雪山草地上。令人意外的是,王定烈照着老家母亲为他哥哥治病的土办法,居然奇迹般地挺了过来。谁知祸不单行,刚逃一劫的王定烈又患上重感冒。他两天两夜高烧不退,不省人事,只能靠马驼着继续行军。由于捆绑的绳子断了,他被抛在了荒野,幸好团政委万汉江及时将他救起,他才捡回一条命。可惜的是,与他一起参加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的万汉江政委于1937年3月,在甘肃临泽县倪家营子战斗中牺牲。
1937年3月14日,是王定烈最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他所在部队刚刚退守到甘肃石窝山雪岭一带,就遭到马家军猛烈攻击。王定烈所在连队在战斗中死伤大半王定烈象几千名因伤病掉队的战士一样,不幸沦为战俘,并成了马步芳队伍里的“苦力”。一个多月之后,王定烈全身5处伤口中有4处化脓、溃烂。原来那颗打入他体内的子弹并没有取出,而且从此与他朝夕相伴了16年之久。他多次昏迷不醒,生命垂危。一天他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了一个狭长的槽子里,那槽子很长,是当地用来喂骆驼用的,活像一口棺材。他明白这是安置临死者的地方,是通往阴曹地府的门槛,可阎王再次拒绝了他……据资料统计,西路军中有7000余名指战员在战场牺牲,大约有9200人不幸落入敌手,沦为战俘,其中5600人惨遭杀害。幸运的是,王定烈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步芳将1500多名西路军战俘全部派往抗日前线,以敷衍蒋介石的抗日征调兵员命令。在党及时营救下,王定烈终于回到延安革命队伍。从此,他如同一只归山猛虎,在广阔的战场上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据《沧海一粟》书中记载:王定烈一生经历了“风雨巴山,血染祁连,抗日前线,昆张支队,挺进豫中,中原突围,横渡天堑,千里跃进,逐鹿江汉,秋风扫叶,蓝天召唤,朝鲜空战”等战争风云。在滚滚的革命洪流中,他随军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最终成为一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
王定烈,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过空军副司令员,党的十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曾主编《巴蜀将帅》,著有《地狱归来》等作品。
我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永坡撰写了王定烈将军诗词《血洒祁连》一首: “戎装征尘染血痕,远游祁连几断魂;此身剩余三寸气,横戈立马闯玉门。”
与王永坡老师相熟识,与我给他拍摄过一张照片有关,是他与中书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洪武的合影。拍摄地点是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还得先唠叨唠叨王永坡。他别署路生,我就没敢问他笔名路生的由来。是他母亲在路上生他吗?毕竟,他是河南偃师人,他现在的河南口音依旧。他现在西安工作生活,会与1942有关吗?或者与郑州黄河花园口大坝被炸有关吗?如果是,我认为我不问就对了。历史就是历史。应该也不是,毕竟他又毕业于西北大学。但我没有问过他。
王永坡老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青联委员。王永坡书法作品艺术水准处于全国上游,是实力派。何以见得?以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和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为准针,就可以证明,无需多言。
王永坡是如何与陈洪武合上影的呢?原来,2013年11月17日,陕西两著名书法家吴川淮、马新芽书法展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举行。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的陈洪武参加了开幕式。我与他,作为特邀“西京劳工”,专程到北京为两老伙计书法展览服务。我为王永坡当了一会摄影师,拍摄了他与陈洪武同志的合影。
说王永坡是河南人,我还有点不相信。与我说我是江苏人,别人不相信一个道理。我们居然都很豪放,真实,原生态,自然味道。说真话,做实事,绝不虚伪与虚假。
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有着独特的阅历与体会。他现在感觉到中国的书法艺术真是无止境,他都不知道在“二王”的路子里如何写行书了。他困惑。但他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也正说明了他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个性。著名评论家、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吴振锋老师说,“永坡小字精微,亦能见其魄力之大。大字沉稳,正大气象中又见笔致精微。近来行书中糅合何绍基手札笔意,尤得其神采。永坡君则是有知有智之人,沉酣古法,谓之传承古典,锻塑自我,谓之分孽生新。如此学习,涵化浸淫日久,可谓得法继而得道了”。
王永坡,永远都在忙忙碌碌,工作,生活,书法艺术的追求,都在其中。
追求书法艺术,他再忙碌,但他是清醒的。他曾经就书法报1994年第46期《关于“学院派”书法创作的阐释》一文,对于陈大中先生关于技术品位的论述以及陈振濂先生的短评,写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书法含有技术要素和艺术要素。但过分强调技术要素会生雕琢之象,流于匠气;过分强调艺术要素则会丧失理性基础,滑向胡涂乱抹”。文章在1995年5月3日的《书法报》上刊登。
追求生活,他明显有着更多的传奇故事。他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的是宏观经济管理专业,在西安市发改委工作时。曾经被分配到周至县乡下一贫困村做扶贫工作。工作之余,他都在追求着书法艺术。但村长却整天忙着给他介绍对象,介绍的对象就是村上人,在西安市区工作。王永坡是多谈原版书(书法)以养气,多谈翻版书(谈对象)以养艺。结果,扶贫任务完成了,他也成了周至的女婿。他的作品有细微精神,以含羞清逸为特色,不事张扬,不搞浮夸,属于典型的生活与书法艺术追求两不误,无愧于宏观经济管理专业称谓,无愧于周至深山里的女婿。但他说,那个村里的村长没学过经济管理,但比他更懂得经济管理。为什么呢?短短几个月,就让他这位单身汉成为人家村上的女婿,那比经济学家都伟大是不?有意思了,这可能是我的独家新闻。那天再见面周至县书协的人,我就推荐他们给永坡老师发个聘书,聘请他为周至县书法家协会的顾问。理由应该不错,他可能也反对不了。
王永坡善谈,新鲜的观点不断涌出,无论生活,还是书法艺术,听听如同在听大学教授讲课。表面上看,他爱戴副眼镜,但他从不用变色眼晴看人,所以他的书法界朋友特别多,又相处得特别好。陕西政协党委、省书协常务副主席王蒙就曾经说王永坡是“为人旷达,不疾不厉,高眉低眼皆化作阵阵笑声随风飘去。很阳光,无垢病,有文采,多思考,善观察,举止干练,又不做作。永坡的作品,冲出碑石,以帖为核,温和雅致,方圆共济,线条流畅,无滞笔,华滋芳彩,清新可人”。
说到永坡为人,还得从北京说起。他一到北京,就想看看他的老师。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倪文东。倪文东对王永坡有评论:“前二十多年我在西北大学任教时,王永坡也正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学,他几乎每学期都参加我在大学开设的书法选修课,曾担任西北大学学生书法协会会长,经常在学生中组织书法笔会与讲座活动”。王永坡书法作品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时,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书法的倪文东看到名单,为他的学生能够入选我国目前书法创作最高奖而高兴。
王永坡:永远攀登书法艺术高峰的实力派书法家。永坡,永远坚持在书法艺术追求的坡道上攀登,力争做中国书法领域里的王者。
长空霹雳响,引颈心里欢。这个世界创造了一个你,你也应该创造一个世界。
作者: 顾克美,男,1970年4月出生。江苏建湖人。大学文化程度。高中毕业入伍到宁夏,2004年10月转业至西安地税系统工作。在部队从事10多年新闻宣传摄影工作。是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得主。发表过数百万字的新闻和文学作品,发表过数百幅新闻摄影作品。三次荣立三等功。一次荣立二等功。专题收藏红军长征史和开国将帅史资料万余本,与商洛学院战略合作成立中国红军长征史史料馆。现为中国书法媒体联谊会理事、陕西省书协宣传与外联委员会委员、原西安地税书画协会副会长。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商洛学院图书馆红军长征史料馆馆长。先后数年周六穿越行进在秦岭中,对秦岭文化有深入研究,徒步穿越过太白山、鳌山和鳌太线。开有顾克美书画宣传展播平台博客,已经撰写上千万字专题文章。为全国书画界有广泛影响的评论家。服务专线:13519107666。